大众新闻中心 — 立足生活 服务大众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爱心无界 | 聚力助残共享绿色未来

责任编辑:曹文乾发布时间:2025-07-24 15:34:42
来源:长江头条
甘开勤)习总书记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和扶残助残美德、为助残公益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都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为促进助残公益实践从单一帮扶向多元赋能转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助残服务体系,记者来到建瓯,探访了一家“躬身架竹桥、身心双赋能、聚力助残绘就幸福生活”的爱心企业。

创始人林朝阳自三十年前创业伊始,就与残疾人携手同行。在长期的助残实践中,他将"授人以渔"的理念与自强精神的弘扬相融合,持续探索创新助残模式,始终秉持“拓展助残服务空间,助力残疾人融入绿色产业,共享生态红利”的信念,为助残事业注入新时代内涵。

建瓯市房道镇竹林(林仁华 摄)

竹乡建瓯:生态与人文的绿色交响

“中国竹乡看南平”,建瓯朝阳竹编帽业就位于南平市建瓯的房道镇,这里漫山遍野近14万亩竹林,不仅构成了壮观的生态画卷,更孕育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明代名臣杨荣、李默的故里就在此地,畲族风情与竹文化交相辉映。在这片土地上,竹产业不再只是经济增长的数据,更是承载着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助残事业美好未来的“绿色纽带”。

林朝阳:以竹为桥,多维赋能助残

这片竹海之中,走出了一位“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林朝阳。作为土生土长的房道人,他深知家乡竹产业的潜力,也深切关注残疾人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让竹产业与助残事业相互赋能?林朝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9年,福建省建瓯市朝阳竹编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朝阳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领导人的接见。

“竹产业是建瓯市着力打造的“五个一”重点产业,也是当前社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更是残疾人就业的重要载体。”林朝阳说,在各级领导支持下,他带领团队深耕竹编安全帽产业发展近30余年,获得相关专利32项;不仅让残疾人掌握了制作竹产品的谋生技能,还通过多渠道销售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实现了“造血式”助残。

他始终认准一个信念:不仅要帮助残疾人就业,还要不断延伸助残服务、丰富残障人士精神生活,满足残疾人群众多元需求,作为党员更要有躬身为桥的服务意识,要带头成为残疾人群众走向幸福画卷的铺路石。

2025年3月朝阳帽业公司为残疾人群众开展竹编安全帽编织技能的集中培训。

“目前文旅产业发展迅速,我们建瓯又是著名的‘竹乡’,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给与我的荣誉和使命,我正在持续整合‘助残+研学旅行+竹产业’等各界公益资源的协作,希望以‘多维赋能’的服务模式,不仅赋能残疾人群众灵活就业、残疾人家庭也能感受到关爱,而且希望残疾人朋友共享绿色产业红利,带动更多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朋友的精神世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朝阳帽业公司技术人员为残疾员工周荣灼和丁乐金夫妇做安全帽编织培训。

船递祝福:爱心无界 生态同行

林朝阳不仅依然对助残事业信心满怀,也对家乡的竹产业饱含深情,“竹子的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我们不仅要让竹子成为助残致富的产业,还要让传统的竹编技艺通过"非遗+研学"的模式传递给年轻一代”。

2025年4月朝阳帽业公司技术人员为前埔南区小学6(2)班学生作非遗竹编课堂培训。

为积极推动家乡建瓯的竹产业与生态旅游、研学产业的深度融合,林朝阳往来于厦门与福州等地不断探索品牌化运营、提升竹制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探索根据残疾人和其家庭的实际需求,组织中医、国学、心理等各界专业团队,跨越行业壁垒,创新实践多举措、多维度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以及身心健康。

林朝阳说,“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这么多年与残疾人的携手的“同心之旅”,我感觉自己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很多克服困难、积极追求人生梦想的精神力量,为了传递这份精神财富,让更多残疾人朋友共享绿色产业前景和生态建设成果,目前我们正积极整合社会志愿助残资源,促进组建更为规范的公益平台,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贡献力量。